本帖最后由 大番薯 于 2011-7-14 09:25 编辑
关于本文观点的一些后续说明:
1.本文为了叙述方便,将越黑定义为“无纹无斑”,事实上越黑在幼年和亚成时是有细淡纹的,但这明显区别于普叉/蓝叉的明显条纹,故本文用“无纹”一词以示区别;盖斑方面,大部分的越黑其盖斑是模糊的,而越黑的一种地方表现型——“壮黑”在幼年时有明显盖斑的,到成年以后会消失,关于这一点的解释,在盖斑帖中有详细说明,这里仅挑最关键的理论解释一下:细淡纹和壮黑的明显盖斑都不足以构成否定两者为隐性纯合的论据,因为性状的显隐性是复杂的,会依环境的变化和个体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。
2.明白了上面一点,那么我们将进一步说明,在越蓝杂F2代的“无纹有斑”或“无纹无斑”表现型的个体中,在幼年阶段是会出现细淡纹的,而这种细淡纹会在个体成鱼以后消失。关于这一点本人将以图片的形式加以说明:
上图为moon兄越蓝杂自交的子代“有斑无纹”表现型幼鱼个体,可以看到很明显的纹路,让我们继续看这条鱼在亚成和成年时期的成长变化吧:
亚成阶段,条纹略微变淡。
成鱼阶段,条纹消失了,条纹性状完成华丽的变身。
上面三个图片清晰地展示了条纹这一性状的变化过程,所以这也提示我们在统计表现型的时候要以成鱼为准,呵呵。
3.关于普蓝杂交,moon兄已经指出“普蓝杂F1自交的话大概四分一是蓝叉表现,F1配蓝叉的话后代有一半是蓝叉表现,F1配普叉的话 后代全部都是普叉表现。”在这里补充一点:如果普蓝杂的父本——普叉本身是蓝色杂合型的话,那么它与蓝母交配之后F1代就能出现极似蓝叉的个体,但还带有一定的普叉性状。有些商家可能会以普蓝杂中极似蓝叉的个体冒充蓝叉,在这里提醒鱼友们要仔细留意。
|